1、充分了解《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
2、企业在签约前应充分了解、调查并评估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
3、合同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目前我国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有口头、书面和其他三种形式。
4、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约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时应当尽可能使用国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以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
5、及时行使法定抗辩权。
6、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应具体明确。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定。
7、加强对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章专用。对外签约不宜使用业务印章,应使用合同专用章。
8、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严格合同审查规则和程序。
9、实行合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要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救济”作用。
10、加大对合同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促使各级管理人员真正做到自觉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