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预算完成率=实际完成数/预算数*100%.年度预算偏差率=实际完成数与预算的差额数/预算数*100%=(实际完成数-预算数)/预算数*100%.
二、偏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偏差率=(实际值-理论值)/理论值x100%.
偏差率是指实际值比理论值或者估计值的偏差的程度,用于表征营业业绩、实验效果、工程进度等的落实情况.
比如在成本的预估误差率中,如果本期暂估入库量占全部入库的比重较大,并且暂估入库的成本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高于实际成本),则说明营业状况出现了问题.解决方法是:暂估时的计划成本仅可能等于实际成本;入库与发票报账时间仅可能缩短.如果已经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转入下年的差应当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预算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对预算分析期间内本企业的核心指标及关键运营数据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上述核心指标及关键运营数据的执行数据与预算目标值,分析其实际完成情况,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差异额、差异幅度等),并分析其对预算目标的可能影响程度.
2.本期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分析
对发生超收、少收、超支、少支等事项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挖掘和研究,尤其针对识别的预算执行重大差异,进一步寻找影响指标完成情况的内外部因素,追踪造成差异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运营、预算执行、各项基础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落实预算责任.
3.针对执行差异的改进建议及相应对策
根据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提出调整、修正、改进差异的相关建议,并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责任部门、完成期限等内容,以保证预算目标的达成,并为预算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4.专题分析
除预算执行分析常规内容外,应根据需要定期对材料单价等关键经营要素开展专题分析,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一方面结合外部环境变化调整对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也不断挖掘进一步改善指标表现的内部管理举措.
5.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
在预算执行差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关键指标的完成率进行趋势分析,评价和判断其变动趋势,确定其变动规律,对市场、行业、发展前景等做出预测,为下期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6.上期预算差异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追踪
预算分析报告中应对上期预算差异的改进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保预算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