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举高打"型创业
2.“小而美”型创业
3.“超级个体”型创业
除了上述三种模式,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创业方式。比如公司内部创业,在我们走访的上海微谱化工等公司,就具有这种创业模式:公司提供平台和资源,个人组建团队,独立开拓业务。这对创业团队来说,既是在真刀实枪地创业,一旦成功会有丰厚回报,又是以现有公司的资源和平台作为后盾,降低了创业的风险。而对公司来说,既能主动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又能拓展自己的业务生态链,共享创业成果,是一种双贏的模式。
总结起来,如何选择创业类型,关键是要从自身条件和资源出发。能力超群,资源完备,机遇独特的,可以选择第一种创业类型。如果暂时不具备条件,可以先从第二种做起。而自觉管理能力略弱,兴趣更多在自己专业技术上,完全可以选择第三种创业方式,实现创业梦想。
也有人是从第三种逐步变为第一种模式的创业者,如罗振宇。他从央视辞职之后,最早是以“超级个体”的方式创业,运用自己突出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策划能力,为企业家做管理培训,也与电视台合作当制片人和主持人,还参与纪录片的策划和制作。2024年微信开始兴起,他开始转向做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积累大量粉丝,开始做图书等文化用品的销售,这算是第二类创业模式。再后来“罗辑思维”影响力越来越大,转型定位知识付费领域,开发了“得到”APP,获得融资,成为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
上述就是选择迈入创业这个“坑”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根据自身条件、资源以及当下的条件和环境,选择创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