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程序:
(一)预备阶段
拟制定的标准名称和范围,标准草案或大纲;制定该标准的依据、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内容;国内外相应标准及有关科学技术成就的简要说明,工作步骤及计划进度、工作分工;制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经费预算等。
(二)立项阶段
1、国家标准的立项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年度计划,下发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项目建议,最后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议进行审查、协调、确定项目任务书。
2、企业标准的立项
企业提出制定修订标准立项申请书,企业法人或者企业法人授权的负责人审批,批准后向各有关部门下达标准制修订计划。
(三)起草阶段
修订计划下达后,标准的归口部门或者标准项目提出部门组织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小组,也称标准起草组。起草组由熟悉食品生产、检验、安全,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好文字表达能力的人组成。起草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调查研究、编制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
(四)征求意见阶段
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征求意见稿需经专业技术委员会或提出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方可对外征求意见。发往征求意见的单位应是与本标准有密切关系的生产、使用、科研、监督检验单位及有关大专院校。食品产品标准还应征求经销单位和顾客的意见。起草组对意见整理分析,填写《意见汇总处理表》,据此修改征求意见稿,提交标准归口部门或提出部门审查同意,形成标准送审稿。
(五)审查阶段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审查由各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查。审查形式有会议审查和函审。
审查内容:一是标准草案是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强制性标准相抵触;二是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
(六)批准与备案阶段
不同的标准报送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批准阶段的周期一般不超过四个月;涉及国际贸易的强制性食品标准,应根据我国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的承诺,向WTO各成员国通报,自通报之日起60天之后,无反对意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发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后,还应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需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备案。
(七)复审阶段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企业标准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更替,即使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复审结果分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