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申请仲裁。
一般企业商业秘密在进行商业活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他人知晓,其侵权者涉及合作的另一方,产生争议的双方签订过相关的合同,双方可以选择仲裁解决。如果仅是签订了合同但没有仲裁条款的约定,那么就不能申请仲裁解决纠纷。仲裁机构就该争议做出仲裁结果后,属于一裁终局,不能就同一事实,同一请求再向法院起诉。
如果侵权方是属于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该员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签订了商业保密协议的,劳动者擅自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通过仲裁的途径解决争议。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表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工商行政部门对企业的不正当行为有监督管理的权利,受害企业发现其他企业有侵害自己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
一般县级以上等工商部门有调查和监督企业行为的权利,受害企业需要向该部门提供有利的证据证明侵权企业存在侵害自己商业秘密的事实,工商部门进行调查后,确认该企业存在不正当行为符合侵害商业秘密的事实,可以给予罚款和赔偿损失的行政处罚。
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论双方是否签订合同,受害方可以根据侵权的事实,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向法院提交立案材料时,应当提交初步的证据证明侵权事实,并向被告住所地或者是合同约定等地址。
4.协商解决。
天下没有难事,任何纠纷都可以进行协商和解。就产生侵害是事实和依据可以对内容、金额进行协商,其具体的金额主要经过双方确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