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股权纠纷的常见剧情---大股东“欺负”小股东
在律师实习时,参与办理了老师的一个公司股东间争斗的案子。事情有点俗套,可能这种事至今仍在上演。A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国资委全资控股),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A公司进行了改制,对外引入了新股东。L先生投入近百万元资本成为了公司小股东。由于L先生一直忙于其他事务,对A公司的运营及财务状况关注太少。A公司也没有依法每年向L先生报送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即L先生对A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无所知(很多小股东都会犯这种错误)。几年之后,当A公司通知L先生,公司即将进行清算或改组。此时,L先生才重视此事。
另一个案例有点悲催,K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股东就四个人,其中一个股东主管公司的技术。公司在创立后,通过四年的辛苦运营,逐步进入了盈利的快车道。这时,主管技术的小股东与公司第一大股东间发生了矛盾。于是,大股东采取各种手段,将小股东“撵出”
了公司。迫于无奈,小股东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
二、公司股权纠纷的处理思路
在正式执业后,也陆续处理了许多起公司股东间发生纠纷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有的获得了圆满的结果,有的处理结果不是太理想。凡处理结果圆满的案件,都存在共同的特点,即:或者是小股东平常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且保留了相关证据,或者纠纷发生时采集到了对其有利的证据。
近期,处理的一起大股东与小股东争斗的案件,之所以能取得圆满的结果,皆在于小股东在平日里已保存了对其有利的证据。当大股东与其发生纠纷时,其就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为其设计一系列的诉讼,逐步对大股东施压,然后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后(部分官司一审胜诉),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抛出关键证据,从而达到让大股东不得不进行和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