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法律对股东的权利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股东的权利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2024-01-05101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1、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会行并根据其出资份额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股东会是由全体股东组成的,因此,不论股东大小都有权参加股东会,并以章程行使表决权。

2、查阅权

股东要参与公司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其前提是要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

3、优先受让和认购新股的权利

公司的股东具有“人和”的条件,因此,按照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即股东拥有的是优先认股权。所谓的同等条件,主要就是价格条件。

4、依法转让出资或股份的权利

按照公司资本维持原则,股东在向公司出资获得股权后,法律禁止股东抽逃出资。但是,股东为了转移投资的风险或者收回本金,股东可以转让其出资或股份。当然,公司股东出资的转让受到限制——须得到其他股东的同意。

5、红利的分配权

红利的分配权也是股东的核心权利。作为投资者向公司出资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收益

6、公司终止后对公司剩余财产的请求分配权

当公司依法终止清算后,还有剩余的财产,这时候股东才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7、我国也规定股东拥有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的权利、对股东大会的决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以及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但是实际的操作性是存在问题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股东抽逃出资怎么办?
股权转让要交税吗?
股权转让后还要承担公司债务吗?
不同意股东转让股权可以吗?
股东未经允许转让股权怎么办?
怎么制度股权激励方案?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