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怎么认定冒名出资情形下股东资格

怎么认定冒名出资情形下股东资格

2024-01-05101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1、冒名出资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认定被冒名者为股东,一般应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但是如果是恶意冒名的,也不宜认定冒名者为股东。对冒名登记成立的公司,如果构成事实上的一人,应当认定公司设立无效,涉及到债权人等第三人权利实现的,应当由公司实际投资者也就是冒名者承担无限责任。如果没有构成一人公司,其他股东对此也不知情的,为了保护无过错股东的利益,不应认定公司的设立无效或者强制其解散,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确定新的投资人为公司股东。

  2、冒名股东是指以根本不存在的人(死人或者虚构的人)的名义出资登记,或者盗用真实的人的名义出资登记的出资人。因此,冒名股东包括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出资登记和盗用真实的人的名义出资登记两种情形。冒名股东与隐名股东虽然都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出资,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一是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都是具有真实意思表示能力,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独立民事主体;而在冒名出资中,被冒名者是冒名出资人虚构或者盗用的主体。二是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义务处于不完全确定状态,须根据其在公司中的状况或者其与显名股东的约定确定;在冒名出资情形中,被冒名者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然人或法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股东,而冒名者则实际上行使着股东权利。三是隐名股东通常依据其与显名股东的合同约定而产生,在冒名出资情形中,冒名股东则多为规避法律而产生。因此,在冒名出资情形下对股东资格的认定与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显著的不同。

  3、被冒名者不能被认定为公司股东。如果被冒名者为不存在的人,不管是死人,抑或虚构的人,均当然不可能被认定为股东;即使被冒名者为真实的人,也无法认定为股东,因为,根据股东的一般含义,股东是指因在公司成立时向公司投入资金或在公司存续期间依法继受取得股权而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显然,被冒名者并不符合股东的一般含义,不能认定为公司股东。

  4、冒名者也不能被认定为公司股东。因为通常情况下,冒名者之所以要采用冒名行为无非是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果认定冒名者为公司股东,不但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则,也会对冒名者的不法行径产生鼓励作用,这对不法者是一种保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股东抽逃出资怎么办?
股权转让要交税吗?
股权转让后还要承担公司债务吗?
不同意股东转让股权可以吗?
股东未经允许转让股权怎么办?
怎么制度股权激励方案?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