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具体方式有哪些

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具体方式有哪些

2023-01-09104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不同所有制成份的企业来说,改制适用的程序和参与的主体不尽相同,而不同的改制目的也可能导致改制程序和参与主体存在差异。改制重组的一般程序如下:

(1)改制重组准备阶段

改制企业拟定改制目标、发展方向和业务规划;

各中介机构进场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制企业的历史沿革和产权构成,业务和资产结构,经营和财务情况,业务和市场规划,以及土地、房产等资产的权属情况等,为下一步制订可行的改制重组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拟定改制重组方案,划分业务和资产范围;确定方案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突出公司主营业务,有利于公司形成明确的业务目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保证股份公司和原企业均能直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兼顾原企业的生存能力;遵循资产和负债重组的配比性和相关性原则等。

上报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拟改制方案,取得同意改制的批复;

明确改制基准日,完成资产评估立项工作,企业根据要求准备审计、评估工作所需财务资料。

(2)改制工作实施阶段

各中介机构正式进场对拟改制资产(或整体资产)开展审计、评估工作;

根据拟定的股权设置方案,落实其他发起人及出资方式;

向工商部门办理名称预先核准,确定股份公司的名称;

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向财政部门办理评估结果备案;

根据债务重组方案,取得主要债权人对债务处理的书面同意;

拟定国有股权管理方案,取得财政部门的批复;拟定国有土地处置方案,取得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复如需;

签署发起人协议,起草《公司章程》等公司设立文件;

各发起人出资到位;

验资机构验资。

(3)公司申报设立阶段

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公司设立,取得设立公司的批准;

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办理公司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设立后规范阶段

办理建账、税务登记等事项;

原企业相关经营合同主体变更;

资产过户,债务合同主体变更;

落实股份公司机构设置方案,落实人员重组方案,重新签署劳动合同;

股份公司建章建制及其他公司初创阶段的工作。如公司改制设立后立即进入辅导期,则上述“设立后规范阶段”的工作内容亦属于辅导内容。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2法律依据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营业执照怎么办理?
公司经营范围怎么改?
公司设立失败谁承担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责任?
合伙人未按合伙协议出资怎么办?
企业名称设立有什么限制?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