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东会做出解散公司的决议;
二、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通知、公告债权人;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五)清理债权、债务;
(六)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三、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四、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按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五、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六、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一)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同
1、强制清算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2、破产清算适用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
(二)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进入程序的原因不同
1、强制清算需要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公司出现了解散原因
(1)自愿解散
⑵行政解散
⑶司法解散
第二、公司出现了以上解散原因无法自行清算。
2、破产清算的原因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三)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利益冲突重点不同
1、强制清算,公司的资产是能够清偿全部债务的,债权人利益均能得到全额保护,剩余财产由股东进行分配,故利益冲突主要发生在股东之间;
2、破产清算,公司基本是资不抵债,股东没有剩余资产可供分配,故该程序主要侧重于公平地保护全体债权人的利益。
(四)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程序不同
1、强制清算,在法院裁定受理前可撤回,在受理之后,剩余财产分配前如因营业期限届满解散或者决议自愿解散的,申请人可通过修改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继续存续为由撤回申请,如因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法院判决解散的,在剩余财产分配前,相关行政决定被撤销,解散判决后当事人又达成公司存续和解协议的,可撤回强制清算申请。
2、破产清算,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申请人可以请求撤回申请;法院受理后至破产宣告前,能否撤回则由法院裁定;但破产宣告后,破产申请人则不能请求撤回破产申请。
(五)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解除财产保全及执行中止效力不同
1、强制清算,对未执行完的诉讼无中止效力。受理强制清算案件后,不产生解除对被申请人财产保全的效力及中止对被申请人财产执行的效力。
2、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已经开始尚未终结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中止。
(六)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清算组、管理人的构成不同
1、强制清算,清算组的组成人员由法院来指定,可以由股东和社会中介机构共同组成,也可以全部由中介机构人员组成清算组。
2、破产清算,破产清算案件的管理人,通常由人民法院从管理人名册中指定。指定的方式可以采取轮候、抽签、摇号等随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