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什么叫“无效劳动合同”

什么叫“无效劳动合同”

2024-01-22111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所谓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的构成条件】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条款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比如用人单位以辞退或者降薪为要挟,迫使劳动者重新签署劳动合同,就属于第一种情况;比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上约定出现工伤的责任由劳动者自负,就属于第二种情况;比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一年,就属于第三种情况。

对于无效劳动合同,在出台《劳动合同法》之前,在《劳动法》中就已经有了规定,只不过其中对无效劳动合同的规定只有两款:

一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

二是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而后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则进一步完善了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

我们知道,对于劳动争议采取的是劳动仲裁前置的程序,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必须先仲裁,只有对仲裁不服的,才能提起诉讼,而不能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劳动仲裁本是为有效解决劳动争议而设,但实际效果发挥一般。因为劳动仲裁不是终局的,决大多数劳动争议由于确实不服或者恶意诉讼,都又进入了诉讼程序,反而增加了劳动者的成本,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有学者提议取消劳动仲裁,设立专业的劳动法庭。

对于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从广义上讲也应属于劳动争议,但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进行仲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及《劳动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从该规定看,当事人有权选择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确认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条款无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营业执照怎么办理?
公司经营范围怎么改?
公司设立失败谁承担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责任?
合伙人未按合伙协议出资怎么办?
企业名称设立有什么限制?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