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对象指的是激励方案中确定的股权授予的对象。股权激励不是“雨露均沾”的福利措施,必须确定好合适的激励对象才能使这项措施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般来讲,激励对象应该是能够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员工、控制关键资源的关键人才等。
(2)激励模式
激励模式的本质在于激励计划使用的工具。现有激励工具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激励工具为前两种。
(3)激励数量
激励数量即授予激励对象的股权数量,分为个量和总量。激励数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激励效果的强弱。但是企业在确定激励数量时是有限额的,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4)激励来源
激励来源是指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的来源,一般有四种方式:定向增发、回购股票、原有股东转让、发行新股时预留的部分新股。
(5)激励价格
激励价格是指将股权授予给激励对象时的授予价格或者行权价格,详细定价规则可参照《管理办法》执行。股票收益一般指的是行权价格与授予价格之间的价差。
(6)激励约束条件
激励约束条件一般是指企业设定的业绩考核指标,通常包括公司层面的指标和个人的绩效指标,公司层面指标往往选取可以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财务考核指标,而个人绩效指标需要根据公司的不同需求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