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专利 > 专利运营一般流程

专利运营一般流程

2024-01-28187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本文关键词: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流程
专利运营一般流程应当主要包括专利尽职调查、专利分析评价、专利分级管理、专利布局,并将专利侵权预警、专利制度建设和完善、人员培训贯穿始终,以获得高价值的专利组合,最终将这一专利组合用于专利运营的目的,以获得竞争优势和商业利益。
战场上真正有战斗力的是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配合默契的部队,而绝非士兵人数的多寡;同样,如果把每一个专利看成一个士兵,有战斗力的专利组合亦绝非看专利数量的多寡,如果只是一群散兵游勇,人数多只是多浪费一些子弹而已。所以,如果从专利运营保护自身、打击竞争对手、收取许可费用等终极性目的开始进行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就专利运营的一般流程进行思考,现分述如下:
专利运营的终极目的
高价值专利组合
单个的专利基本是没有杀伤力的,即便是标准必要专利,因在某一领域公开较早,存在着实施效果差的特点,并且面临着反垄断机构的监督和审查。以核心专利、防御专利、外围专利、骚扰专利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的多件专利组成的专利组合或者说严密的专利网才是企业达到专利运营目的的大杀器。
实践中绝大部分专利权人并不详细了解在自己数以百计、甚至于数以千计的庞大专利中,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核心专利,如果明明暗暗、形形色色的补贴取消,还有哪些专利值得花钱去维持,更不用说,让专利权人去知悉这么多的专利彼此在技术上是如何分布、如何互为犄角、如何互相关联的。
高价值专利组合的形成必须以具有前瞻性的整体专利布局为必要前提。
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是一种构建专利组合的顶层规划和指导思想,属于全局性的战略考虑,是企业为了达到构建高价值专利组合这一目标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专利组合过程,这一过程应当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产品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竞争对手层面几个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考量,制定短、中、长期规划,其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在市场、技术、产业、专利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专利布局策略选择、作出规划,将布局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动态调整和布局优化。跨国公司进入国内投资之前,一般都会提前三年左右进行专利布局。反观国内,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在投资或研发之前进行专利布局的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寥若晨星。
做好专利布局的前一步是专利分级管理。
专利分级管理
《20 xx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表明,绝大部分专利的维持寿命在三到五年。暂不谈研发的巨额投入,仅专利权人支出的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以及专利维持费用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如果对拟申请以及既有的专利按照标准必要专利、具体实施型专利、效果改善型专利(有很多不同的分级方法,笔者仅以此种分级方法为例)进行合理的分级并采取差异化的管理,将有效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效率。但谁来为企业做长期的持续性的分级管理?这就必须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到的专利制度建设和完善、人员培训等贯穿始终的问题。所以,专利分级管理某种程度上也需要贯穿企业整个的专利运营过程。
专利分级管理的必要条件是:专利分析评价。
专利分析评价
对产品、企业或者产业所涉及的一系列专利进行评价有很多不同的维度,为普遍公众所接受的是三个一级维度:法律、技术和市场。每个一级评价维度下面还有很多二级评价维度,如法律维度的二级评价维度就包括了专利的类型、剩余有效期、法律状况、收取许可费状况、被引用的次数、无效及复审情况等,甚至包括代理机构。通过不同维度的不同占分比例,对专利或者专利组合进行综合打分,汇总综合打分结果即可得出专利分析评价结果,当然借助市场上的辅助分析软件工具可以极大地减轻这部分的工作量。
专利尽职调查
结语
总体而言,专利运营目前在国内处于百家争鸣的探索阶段,本文所述专利运营是从包括专利权人利用专利制度、专利信息以及其他一切手段,谋求竞争优势、获取商业利益的总体性策划及措施这一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而言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前述的终极性目的。当然,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权作抛砖引玉,所谓一般流程也只是粗浅经验,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专利状况等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利运营策略。
标签: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商标怎么注册?
商标怎么转让?
怎么申请商标异议?
申请专利有哪些流程?
版权合同需要备案吗?
怎么获得版权使用许可?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